今天在報紙看到這篇報導,印證自已的想法,我常覺得人要有才能,才能把事情作好作的漂亮,若不能達到自己的高標(不是別人的高標,因為每個人的氣質完全不同),至少要達到中間水準,而能成就這一切,是學習態度和做事態度. 就如導演張經緯所說的「我每個階段都盡力做好」,這才是成就自己的最大根本之處.
黃家正,一位「鋼琴神童」,他很清楚自己要前往的目標,但旁人郤無法有相同的目標,他很痛苦,這不也是多數天才的痛處?
部落客分享《音樂人生KJ》:男孩與綠巨人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jmusiclife/article?mid=217&prev=219&next=216
=================
導演張經緯 棄樂從影奪金馬
去年奪得三項金馬獎的紀錄片「音樂人生」,年初在台上映,引發熱烈討論。片中,主角黃家正從「鋼琴神童」到青少年的成長歷程,彷如驚心辯證;片外,香港導演張經緯從音樂路轉向電影路,則是發現自我之旅。 「能發現自己的天分所在,都因為我太太!」張經緯說,他十一歲起拉大提琴,夢想當馬友友,香港影藝學院音樂系畢業後,進入香港小交響樂團擔任助理大提琴首席,又在拔萃女小學教琴,工作穩定收入豐厚,他卻覺得「還想尋找些什麼」。 心底騷動召喚下,他赴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讀碩士,認識拉小提琴的太太,很快結了婚,也很快從太太身上發現「什麼是才能」。兩人同在學校樂團,樂團音樂亂了,他聽得出來,但僅只於此;太太卻知道為什麼亂,又如何讓音樂不亂。 二十六歲,他輸了音樂比賽,終於決定放棄十五年音樂路,改修哲學和電影,竟都迅速贏得注目。昔日在音樂之路從未獲獎,寫哲學論文卻立刻得獎;用超八拍的短片作業,未加專業燈光就轟動校園。他開始覺得「我在電影上有些才能」,展開電影路。 光影之路至今,他獲獎連連,邀約不斷,還有人找拍劇情片,天寬地闊。張經緯感慨往昔學琴時,「每天對鏡練琴八小時,看到的只有自己,實在很封閉」,但他並不後悔,「我每個階段都盡力做好」。如今他雖已久未拉琴,但拍每部片子的配樂,都是他與音樂的深情證據。 |
留言列表